來源頭條作者:科幻網科幻網12月2日訊(徐名揚) 11月29日晚,“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
除了廣為人知的中國書法、端午節、京劇、剪紙、二十四節氣等,你還知道哪些非遺項目呢?
侗族大歌。春秋時期的越人歌為侗族大歌的產生奠定了基礎,侗族大歌具有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的特點。侗族大歌可以分為嘎所(嘎獲)、嘎嘛、嘎想、嘎吉四類,其中,嘎吉又叫敘事大歌,歌詞比較長,需要歌者有很好的記憶和豐富的表情。
熱貢藝術。熱貢藝術是一種傳統手工藝,發源于13世紀的青海藏族地區。熱貢藝術包括繪畫、雕塑、圖案、堆繡、酥油花等眾多藝術形式,其內容主要有佛教本生故事、歷史人物和神話傳說等。堆繡有平剪堆繡和立體堆繡兩種。
送王船。送王船是中國閩南地區和馬來西亞馬六甲沿海地區的民俗活動,是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一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人們會人們定期舉行迎王、送王儀式,迎請王爺巡狩社區四境,帶走“好兄弟”(海上罹難者的亡魂)。
瑪納斯。瑪納斯是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地方傳統民間文學,誕生于公元9~10世紀,口耳相傳至今,人們稱演唱瑪納斯的民間歌手為瑪納斯奇。瑪納斯描寫了瑪納斯及其七代子孫率領柯爾克孜人民與外來侵略者斗爭的故事,整部史詩包括八個部分我國的民間藝術有哪些,43項來自中國的世界非遺,分別是《瑪納斯》《賽麥臺依》《賽依臺克》《凱乃木》《賽依特》《阿色勒巴恰與別克巴恰》《索木碧萊克》《奇格臺依》。
上一篇
非遺集市作為展示和傳播新疆非遺的重要平臺,能夠進一步推動非遺傳承與發展,讓更多人了解、珍視并參與,共同守護和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吐魯番剪紙非遺傳承人季玉蘭表示參與首屆民間藝術季非遺活動,我感到非常榮幸。
步邊疆”成長杯中國·吉林邊境森林馬拉松系列賽和龍站在和龍人民體育運動中心鳴槍開跑,一場速度與激情的盛宴拉開帷幕。步邊疆”成長杯中國·吉林邊境森林馬拉松系列賽的第四站。步邊疆”成長杯中國·吉林邊境森林馬拉松系列賽和龍站不僅致力于打造有特色、高
如今,龍舟文化已成為當地一張獨特的“文化名片”。在我國嶺南地區,起龍儀式是系列龍舟禮俗的開端。同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龍舟傳承隊伍,推出一系列龍舟潮玩產品,包括龍舟文創公仔、龍舟文創擺件、龍舟辦公產品、龍舟文化衫等,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鼓浪嶼:聽罷琴聲聽濤聲的“中國最美城區”在他的心目中,鼓浪嶼是他永不忘懷的“南國的夢”。或許,正是因為鼓浪嶼將自然景觀、人文、歷史等各方面的價值融為一體,才被譽為“中國最美城區”,還得到“聽罷琴聲聽濤聲”的贊譽。
據悉,目前潮博館的布展工作正有序推進,計劃近期建設完工并投入使用。未來,汕頭文化館將依托潮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開展更多豐富多彩的傳統優秀非遺展示活動,為市民提供高質量、多樣化的文化服務,進一步營造一個保護非遺、傳承非遺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