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傳承,但由于其經濟性、適用性、推廣難度等原因,有很多項目正在慢慢的消失,雖然也有傳承者,但總感覺它們離普通人的生活越來越遠,好在有一群人一直在孜孜不倦的努力,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與了解。 國慶期間,我們在重慶璧山的古道
由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監制,中國非遺項目(蜀繡)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康寧授權的“康寧蜀繡數字藏品”9日起上線發行。 康寧在進行蜀繡創作。重慶渝康寧蜀繡研究院供圖 蜀繡作為巴渝非遺技藝代表性項目,在巴渝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此次發行
新華社南寧1月23日電(記者黃浩銘、郭軼凡)粉筆鉤邊、打版剪裁、貼花釘珠……新春佳節到來之際,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京族服飾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樊文英和同事們還堅守在服裝廠,趕制一批節日服裝。 “春節前訂單很多,有參加節日演出的演員、彈獨弦琴的學生,
小伙伴們! “文化的力量——2019江西文化發展巡禮” 持續升溫中! 每一座城市各具特色 每一個場館 小伙伴們! “文化的力量——2019江西文化發展巡禮” 持續升溫中! 每一座城市各具特色 每一個場館精彩紛呈 準備好了沒? 小編要帶你 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
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構展示空間,可以促進非遺的傳承與弘揚。近年來,作為以展示為主要功能的一類非遺保護利用設施,非遺專題博物館的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并且逐步形成了以“非遺館”命名這類非遺專題展示空間的共識。本系列推送共計4篇,將從非遺館的建設背景與主要形態、定位與發
原標題:江蘇揚州:創新非遺“揚州燈彩”鬧新春 江蘇揚州:創新非遺“揚州燈彩”鬧新春 來源:人民網-圖片頻道 2018年02月22日16:00 2018年2月21日,揚州市民在一家大型商場內選購融入現代元素的創新非遺“揚州燈彩”。莊文斌/人民圖片 相關資料
中國日報網1月11日電 (舒靚)1月10日,首屆中國非遺時尚創新發展論壇暨“2019非遺時尚中國行”啟動儀式于北京歌華文化研究發展中心召開。論壇聚集多位國內頂級專家、學者和非遺傳承人,共同參與探索新時代背景下非遺跨界發展、傳承與時尚創新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在本
傳統手工藝如何發揮可持續使命?如何融合在地文化并提升手工社群的可持續運營?作為中國與世界之間的文化橋梁,手工藝的國際合作空間如何構建?當下,對這些問題的思考、研究、實踐非常迫切。 大膽有趣、生機盎然的國際設計合作 2022年,10個中國手工藝群體與10位國際大
文/章莉莉 責編/王艷玲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教授、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運營總監。 研究方向:非遺手工藝、視覺傳達、公共藝術。 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傳統手工藝蘊含著中國文化的視覺基因和審美意境。非遺來源于日常生活,更應當回歸于當代生活。如何幫助非遺手工藝
為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著力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劃,進一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創新與轉化,推動傳統工藝的傳播傳承、創新提高,“浙江傳統工藝推廣展”第三場系列活動——手工藝大師王文瑛機繡藝術的傳承與創新,采用視頻直播的方式呈現。 說到穿針引線,女工刺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