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作為工業新都,用今人的眼光看,它發展迅速、日新月異,一派繁榮之景。但倘若換種方式打開肥西,所聞所感亦有所不同。非遺作為民間世代相傳的文化瑰寶,是一個地方的專屬名片和獨特風景線。用“非遺+”打開肥西,一窺肥西千百年來的社會發展與變遷。非遺+古鎮擁有2500多
新京報訊(記者王萍)4月19日,新京報記者從必勝客方面獲悉,必勝客攜手游戲《原神》,在全國推出了200多家“原神主題餐廳”,主題餐廳除了還原游戲中的經典場景,還將為消費者帶來傳統文化與西式美食結合的體驗以及非遺科普體驗活動等。據介紹,“原神主題餐廳”深度還原了
11月16日~17日,“長江邊的非遺故事”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東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雕花剪紙、恩施玉露制作技藝、楚式漆器髹飾技藝、蘄春艾灸療法、漢繡等11個湖北傳統非遺項目首次亮相華創會漢繡等11個湖北非遺技藝首次亮相華創會,讓今年的華創會新增荊楚文化特色
11月26日,湖北省非遺文創設計比賽正式啟動。本次大賽圍繞20個湖北省省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面向全社會征集非遺文創設計作品。希望借助本次活動,讓越來越多熱愛非遺、擅長設計、懂得市場的人加入非遺保護與傳承隊伍,為非遺保護傳承注入新活力,讓非遺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
在浦東新區高橋鎮小學,上海絨繡、高橋松餅制作技藝、太極拳傳習的非遺技藝特色社團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生前來參與體驗?!袄蠋煏劝阎谱鞑襟E詳細地講解一遍,再讓我們動手嘗試,”三年級的張靖瑤儼然已經成了高橋松餅“小達人”,她繪聲繪色向記者介紹起了包酥、開酥、插皮子、
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4月10日,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正式公布。本次申報過程中,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共收到申報項目427項。經形式審核、專家小組初評、評審委員會審議等程序,共確定第六批
如何讓非遺技藝的保護傳承更好地結出果實?有著多個非遺項目的高橋鎮,抓住了非遺保護傳承的“流量密碼”——讓非遺走進校園,不僅讓參與的年輕群體數量增加,還將美育與非遺巧妙結合。日前,高橋鎮“非遺進校園”項目進一步升級,以“非遺在校園”的形式,構筑起學校、社會、非遺
記者 王 慧4月11—12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在揚州舉辦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工作現場交流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化和旅游界人士相聚一堂,深入研討,領略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生動圖景,探尋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江蘇密碼”。步入瘦西湖景區,只見繁花綻放
丁躍成制作二毛皮。 受訪者 供圖中新網銀川11月30日電 題:寧夏非遺手工藝人:匠心傳承百年古裘制作技藝中新網記者 楊迪時值寒冬,氣溫驟降。此時,穿上一件輕便保暖的二毛皮大衣,是許多老一輩寧夏人的溫暖記憶。二毛皮是寧夏特有的皮裘制品,擁有數百年的歷史,其原材料
在國潮文化回歸的當下,諸多老字號品牌紛紛“出圈”進入年輕人的視野,借力于創新載體探索新的表達方式,面向新世代傳播傳統文化與技藝的魅力,推動代際文化傳承。近日,中華老字號國貨美妝品牌謝馥春與經典國風游戲作品《江南百景圖》展開了一系列聯動,聯動以《江南百景圖》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