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非遺中國行?走進內蒙古》在呼和浩特啟動 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22日電 (張林虎)“攝制組原標題:《非遺中國行?走進內蒙古》在呼和浩特啟動 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22日電 (張林虎)“攝制組將通過專家論證和精心選擇,在內蒙古選擇10個非遺項目進行拍攝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作者 陳建新 由全國臺聯主辦的第十九屆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內蒙古(東線)分營4日在呼倫貝爾落下帷幕。28位臺胞青年到訪額爾古納、新巴爾虎左旗等地,踏上邊疆名山,走近非遺技藝,觀賞馬術表演,深入體味當地特色文化。 位于呼倫貝爾北部
中國日報網2月15日電(記者 程爾凡) 2月14日下午,由2022北京新聞中心主辦的“雙奧之城新氣象—2022中外媒體北京行”城市形象特色采訪活動走進北京市朝陽區,一眾中外媒體記者探訪了觿堂文化智庫(觿堂),在聽古琴、看魔術、欣賞京劇和中國功夫的同時,感受到了
在“平遙中國年”的新春市集上,店主向游客展示制作精美的平遙推光漆器。 裴曉軍 攝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今年春節,平遙古城格外熱鬧,景區景點、大街小巷,濃濃的人間煙火氣。平遙人的一言一行,無不透露著東道主的熱情;游客看完風景品美食,還忘不了逛非遺文創小店,買
9月16日,福布斯中國發布2021年度U30榜單。10個行業300位年輕人上榜,郎佳子彧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郎派面塑藝術的第三代傳承人在時尚藝術、生活方式領域上榜。對此,郎佳子彧在朋友圈寫道:榜單從來不是目標,但能給親友師長多年的偏愛包容支持一些慰藉,他非
為傳承和發揚古琴文化,促進非遺古琴的推廣力度,國慶放假期間,由浦陽街道和月泉琴社共同舉辦的“省運伴我行,非遺進社區”公益培訓班正式開課。 本次古琴進社區公益培訓活動面向全縣10-70歲古琴愛好者進行免費教學。由非遺古琴傳承人、高級講師,國家三級演奏員錢美紅
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孫宏成為探訪團團員介紹磨鷹風箏。長江網記者呂詩文 攝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8月10日訊(見習記者包孟)“哇!這和我平時放的風箏一點都不一樣!它是立體的,像個真鷹一樣!”探訪團小成員、武昌實驗中學沙湖學校四年級的馬行健興奮地指著墻上的磨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8月24日訊(見習記者包孟)“一嘗有味三拍手,十里聞香九回頭,說的就是我們湖北仙桃特色佳肴——沔陽三蒸。”8月23日,“沿著長江讀懂中國——湖北千里長江行”武漢都市圈探訪團來到位于仙桃市排湖風景區沔陽小鎮,與湖北省級非遺文化沔陽三蒸傳承人李
對于春節的印象中,總有熱鬧的煙火聲。一家人在夜空下,看火樹銀花在夜幕下綻放,感受絢爛多彩的節日氣氛。說起煙火,石家莊不得不提到南張井,讓我們走進井陘縣南張井村,感受那藏在古村落里的煙火氣。樊月輝(左一)在祠堂內幫忙收拾院落 南張井村位于石家莊市井
一方木板,一支鐵筆, 筆尖落下,青煙騰起, 精美畫作的輪廓便開始出現。 這不是什么神奇的魔術, 而是一種古老的手工技藝——烙畫。 今天《非遺迎新春 民俗尋年味》欄目帶大家走近河套烙畫,與巴彥淖爾市河套烙畫制作技藝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周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