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山集市”讓都市消費者體驗有溫度的非遺技藝 中新網北京8月1日電 (記者 應妮)近百條原標題:“深山集市”讓都市消費者體驗有溫度的非遺技藝 中新網北京8月1日電 (記者 應妮)近百條少數民族百褶裙綻放、上千款帶有溫度的手工產品、十余種非遺手藝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感知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增強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1月28日上午,山師附小三(1)中隊雛鷹小隊的隊員們開展了“紅領巾尋訪活動”,走進山東博物館的山東老字號暨非遺文化體驗館,近距離地感受和體驗了非遺技藝。 在老師的帶領下,隊員
1月29日,德州首批“山東手造”非遺傳承技能培訓班在臨邑縣開班。1月29日,德州市首批“山東手造”非遺傳承技能培訓班第一站“葫蘆烙畫”技能培訓在臨邑縣邢侗街道開元新村正式開班。 葫蘆烙畫又稱燙畫,它是用電烙筆在葫蘆上燙出烙痕作畫,通過勾、勒、點、染、擦與葫蘆融
平報融媒記者巫鵬 通訊員雷云曉 “咚咚嚓,嚓咚咚……”2月1日下午,寶豐縣趙莊鎮趙莊村文化活動廣場的喜迎新年系列節目正式拉開帷幕。 活動現場,廣場西側來自趙莊鎮范莊村的銅器表演隊員雙手緊握大镲、鼓槌,閃轉騰挪擊奏時,镲發出鏗鏘的“嚓”音,大鼓敲擊出
漁燈正紅,漁歌正歡。2月4日,農歷正月十四,煙臺黃渤海新區將舉辦第31屆漁燈節,主會場設在大季家街道蘆洋村漁燈文化廣場,分會場為古現街道八角漁港。 本次漁燈節活動分為祈福巡游、開幕式、漁燈非遺展演、祭海大典四個環節。其中,在主會場的祈福巡游開始時間為當
非遺技藝 制扇技藝和玉雕 這次分別為大家介紹了 制扇技藝和玉雕 今天就跟蘇小游一起來看看吧! 非遺技藝 制扇技藝 一年,對于一把扇子意味著什么?選料、露黃、拉料、細磨……當一把蘇扇從無到有,從普普通通到被文人墨客把玩、被當作藝術品珍藏,它,到底經歷了什么? 蘇
堂吉偉德 “這些年,靠著汝瓷生產,我家年收入幾十萬元,購置了轎車和樓房,日子是吃甘蔗上高樓——節節甜、步步高!”新春時節,正在作坊趕制汝瓷產品的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村村民李淑杰一臉幸福地說。清涼寺村位于寶豐縣城西約20公里,當地一直有利用豐富的瑪瑙石
11月29日,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目前,我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原標題:農耕文化的遠古孑遺宕昌木輪車 尋找甘肅非遺文化制作技藝之二 制作木輪車。 行駛在草原的木輪牛車。 在甘肅隴南市宕昌縣的大山深處,在一個名叫硙子壩的小村落里,人們依然保持著使用古人流傳下來的生產生活工具——木輪車的習慣。 2011年11月,宕昌木輪車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