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雅安的黑茶制作技藝(南路邊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雅安黑茶制作技藝被命名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山河秀麗俏風光,四川文化美名揚。本期讓我們一起走近溫婉四川,品味“天府之國”的魅力。綿竹年畫又稱綿竹木版年畫,中國民間木版年畫之一,因產于竹紙之鄉的四川省綿竹市而得名,流行于中國西南地區。蜀繡集中于四川成都,產于四川成都,綿陽等地。重慶市和
新華社北京6月10日電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85項和擴展項目名錄共140項。
按照“百項千件”創意作品展賽基本架構,立足“能展盡展、宜賽盡賽”原則,組織區內傳統技藝、傳統美術等方面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開展非遺作品創意制作和參賽展銷活動,共推選202名非遺傳承人、347件作品參賽。
非遺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本人在參觀了中國著名的非遺博物館之后,深有感觸,以下就詳細闡述一下參觀心得和體會。以上是本人在參觀非遺博物館后的一些想法和感悟。非遺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非遺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接下來,我
每個一針一線繡制的圖案,都包含著那個年代獨有的韻味,訴說著只屬于那個年代的故事。”陳云霞說,刺繡心得靜得下來,這是一門精工細作的藝術。”如今,陳云霞儼然已成為了第三代織里刺繡的傳承人,在授課的同時,她也在不斷學習,希望能將這份珍貴的技藝傳承
西藏自治區文化廳非遺處處長吉吉說,“從傳承人到傳承人群”,本次培訓班的舉辦意味著西藏非遺傳承工作發生了概念性的變化?今后,我們將在原有扶持傳承人工作的基礎上,加大對傳承人群的扶持力度,從而進一步拓展非遺活態傳承新路子,為包括更多普通從業者在
如果說圖片視頻只能記錄非遺技藝的形態,這項實驗通過采集非遺傳承人創作時的身體特征數據,將原本看不見摸不著的技藝本身“量化”,揭開了技藝的“基因密碼”。大數據揭開非遺技藝“基因密碼”“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復制出非遺技藝,那非遺的價值又何在?”一旦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莫柏槐與青山嗩吶的故事青山嗩吶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莫柏槐的書房里依舊亮著燈。電影《百鳥朝鳳》講述的,是老匠人焦三爺傳承和守護北派嗩吶的故事。”這是莫柏槐學習嗩吶近50年的心得。出生于嗩吶世家的莫柏槐,真正與嗩吶結
郭佳)“精彩夜吉林”消夏演出季暨第五屆“吉林非遺節”7日晚間在長春文廟拉開帷幕,豐富多彩的非遺節目、非遺項目吸引大量民眾前來參觀打卡,讓仲夏之夜充滿快樂的氛圍。
為加大韶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力度,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聯合隆盛醬油釀造技藝保護單位,推動建設韶關市隆盛醬園博物館,讓該非遺項目重新回到歷史建筑隆盛醬園老樓,全面展示百年老字號“隆盛醬園”的歷史文化。
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泉州將舉行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泉州市文旅局將于本周六開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屆時17項非遺展示、3項非遺表演、1項在線養生講座、第六批市級非遺項目代
文旅融合,于非遺是一個機遇和平臺,為非遺的傳承與傳播,為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提供了新路徑,弘揚非遺價值,提升旅游品味。“非遺+研學”的模式,不僅助力青少年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與傳承,能讓更多人在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助推文化產業發展。
此舉不僅沒有影響當地非遺傳承工作,反而增強了一些老藝人、老工匠“帶徒授藝”的積極性——把真正投身非遺保護和傳承的能人引進來,是確保能者上、庸者下的有效手段。隨著人們對部分非遺項目的喜愛,“非遺傳承人”的頭銜似乎變得越來越“值錢”,對此我們應
博覽會以“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為主題,六個板塊的活動精彩紛呈,其中非遺保護學術成果展、傳統工藝大賽、民歌大賽為本屆博覽●民歌大賽、非遺大舞臺、手工藝互動體驗等系列活動。
江蘇常州:用“非遺”產業“金鑰匙”,開啟鄉村振興新路徑非遺和鄉村有著天然的血脈關系,日前,江蘇省發布了《關于建設非遺工坊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省建成各類非遺工坊100個,通過充分發揮非遺資源和非遺工坊優勢,助力鄉村振
聯合國非遺會議:收緊代表作申報 肯定中國履約工作2009年之后,非遺代表作的評審開始向擁有代表作數量較少及沒有代表作的國家和地區傾斜,同時鼓勵各國聯合申報共享的非遺項目。本次會議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一次評審履約報告。
珠海的寶藏小島,原來這么有“文化”本次旅游季圍繞非遺文化、鄉村振興、休閑旅游等主題,為市民游客帶來一場文化盛宴。來自湖南的游客小胡說,“本來只是想上島看看風景,沒想到體驗到這么有特色的民俗活動,還在漁集市吃了非常鮮美的‘伶仃三寶’。“本次活
中國“藏醫藥浴法”正式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讓中醫藥更加自信走向世界正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3屆常會11月28日通過審議,批準中國申報的“藏醫藥浴法”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節目如何更好呈現中華文明近期熱播的紀錄片和文化節目以中華文化為底色,解讀非遺、文物的歷史文化內涵,創新講好文脈傳承的中國故事,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非遺里的中國》《尋古中國》《傳承》(智慧篇)等節目探索中國傳統文化的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