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發現美好 12月24日,在汶川縣綿虒小學校,汶川縣舉行了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普及教育“小課堂”示范基地授牌儀式。 授牌儀式現場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文化的根脈和基石。文化的傳承離不開教育,非遺進校園、非遺保護
瀘州油紙傘(創新作品) 目前就非遺保護傳承工作進行調研探訪,發現存在的兩種反差情況值得思考。一種是很多非遺項目傳承人或保護單位下了大力氣來創新,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生活方式結合,推出的很多精致產品深受市場歡迎;另一種則是少數非遺傳承人“懶得創新”“順其自然”,既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全國各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四川非遺活動更是精彩紛呈。日前,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等12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到202
作為全國四大文化節慶活動之一,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今年將迎來第七屆,有哪些新的驚喜要亮相呢? 28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從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四川省宣傳展示活動新聞通氣會了解到,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將以非遺項目為核心、以旅游線路為
賞美景 品文化 怎樣才能一次玩夠? 答案就是 ↓↓↓ “非遺之旅” 囊括10條非遺線路 在旅游的同時感受四川燦爛的非遺文化 同時也讓非遺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和價值 什么是“非遺之旅”? “非遺之旅”以非遺項目為核心、以旅游線路為依托,以非遺傳習所、非遺體驗區和體
腌臘煸熏爆溜滑 甜酸咸苦香辣麻 百饈百味百盤饌 一菜一格一品花 這首詩生動地描述了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征,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首,川菜具有強大的包容性和適用性,全球60萬家中餐館,其中六成為川菜館。晾曬中的郫縣豆瓣 (圖源@記憶四川)提到川菜,就不得不
簡介摘取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此致感謝。 第一批非遺國家名錄收取: 310 綿竹木版年畫 申報地區或單位:四川省德陽市 綿竹市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邊緣,盛產竹子,其中最為著名的綿竹是造紙的上好材料。綿竹木版年畫技藝主要分布在綿竹市城區劍南鎮和北部的拱
記者李睿實習生李晗 “一口道盡千古事,雙手舞動百萬兵。”一方白色幕布做戲臺,皮影藝人十指靈巧地翻動,色彩鮮亮的皮影人物就能演繹傳奇故事、歷史沉浮。皮影戲是中國最古老的戲劇形式之一,也是我國璀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日照市五蓮縣,它竟然與當下最時興的玩具“盲盒”結
傳承靠教育,教育即生活 ——從《長腰山,十八鍋》看非遺傳承 劉云霞 曾維惠新著《長腰山,十八鍋》以重慶江津長腰山為地域背景,聚焦古法紅糖制作工藝,從兩條線索展開故事。一條線索是孩子們學習種甘蔗與榨糖的:生長在長腰山的男孩秦樹,從小看大人們種甘蔗、熬紅糖,對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