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嗎? 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每年的文化遺產日國家文物局都會選取一座城市舉辦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目的是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Sígannos haciendo clic aquí 人民網“70年70問”大型全媒體系列報道 編 者 按 從1949年到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走過了70年的風風雨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chuàng)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
人民網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體系列報道視頻《中國為什么是擁有“非遺”最多的國家》視頻時長:3分59秒 沿著京滬線一路北上,上海功德林、五芳齋肉粽、金華火腿、德州扒雞、驢肉火燒、王致和臭豆腐、北京烤鴨……這些耳熟能詳的中華美食,可是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
■3000多歲的古琴、中醫(yī)針灸和中國篆刻,人盡皆知的“二十四節(jié)氣”、“中國書法”和“中國珠算”,傳統(tǒng)的木結構手工藝、龍泉青瓷燒制技藝,富有鮮明地域特色的藏醫(yī)藥浴、媽祖信俗,還有京劇、南音、西安鼓樂……這40項代表中國入選的“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稱為活著的
圖:迪慶州維西縣傈僳族瓦器器歌舞 沿著京滬線一路北上,上海功德林、五芳齋肉粽、金華火腿、德州扒雞、驢肉火燒、王致和臭豆腐、北京烤鴨……這些耳熟能詳的中華美食,可是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寶貝;它們濃縮了一群人、一座城的飲食習慣,又承載著濃厚的歷史氣
本文來源:華夏時報 “中醫(yī)推拿按動療法”納入非遺,一份跨越四代盲人傳承人的堅守 北京按摩醫(yī)院大廳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北京報道 中醫(y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通過長期醫(yī)療實踐逐步形成并發(fā)展成的
原標題:非遺記憶丨盤點順義的那些非遺文化名片(13) 順義區(qū)有著豐富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些非遺組成了一張張 獨具順義魅力的文化名片 今天就跟著順義君 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吧 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白辛莊高蹺是由多個會檔共同組成,其中的“太平秧歌”和“小車
原標題:非遺象暖丨象山非遺公益關愛活動,讓非遺溫暖你的冬天! 周末的象山已進入寒冬,淅淅瀝瀝的小雨中夾雜絲絲北風。象山縣非遺館內,一場由象山縣海洋漁文化生態(tài)保護管理中心主辦、象山縣非遺保護志愿者團隊承辦的“非遺象暖”象山非遺公益關愛活動正在火熱進行。參與本
原標題:非遺象暖,象山非遺公益關愛活動,讓非遺溫暖你的冬天! 12月11日下午,“非遺象暖”象山非遺公益關愛第三期在縣非遺館舉行。本期關愛活動邀請到了在象山技工學校就讀的二十來位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的同學們。 “同學們,來象山三個月了,習慣象山的吃
原標題:廈門艾美酒店推出探索非遺石影雕活動 探索非遺讓旅行更有意義 為了踐行萬豪旅享家?“益起旅行”體驗項目所秉承的精神,廈門艾美酒店推出一款精心設計的體驗,滿足賓客在廈門收獲更有意義的旅行體驗的愿望。萬豪旅享家?“益起旅行”體驗項目為賓客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