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國青年報指導、中國青年網主辦,以“多彩非遺傳承經典”為主題的第二屆全國“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征集宣傳活動正式啟動。 據悉,第二屆全國“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活動征集,將精選出10大年度優秀實踐案例予以表彰和宣傳,發揮典型案例示范帶動作用,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普及與發展。青少年接受能力強、思維活躍,“非遺進校園”為孩子們更多地了解歷史文化打開了一扇窗,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具有積極意義。 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遺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和思維方式。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而“非遺進校園”無疑是重要一環,對于加強非遺保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意義,可謂不言而喻。 但需要提醒的是,非遺文化的傳承絕非一朝一夕,而是要經過長期的努力才能使其入腦入心。客觀地講,還要防止“非遺進校園”成為一陣風。如果缺乏合格師資,只做表面文章應付差事,久而久之,學生難以得到“真經”,便失去興趣。即使“非遺進校園”表面上熱鬧,卻沒有達到實際效果。 可見,從這個角度講,“非遺進校園”貴在“持之以恒”,必須將其納入教學環節中,真正實現“文教融合”。“非遺進校園”不是僅一兩次可有可無的簡單活動,也不是抽調人員集中訓練以求獲獎,而是該使其成為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并保持連續性和持久性。如此才能使“非遺進校園”真正陶冶學生情操,提高文化素養,激發愛國熱情,進而轉化成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劉天放)
非遺手工制作活動是一項極具文化魅力和創意的活動,它涵蓋了眾多中國傳統工藝和民間藝術的精髓。親手制作香篆,不僅可以感受香道的獨特魅力,還能體驗傳統文化的韻味。腰扇制作:體驗中國傳統工藝的瑰寶,親手制作一把精美的腰扇,感受其獨特魅力。你可以親手
馮川葉)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閩韻非遺進校園活動在福州市林則徐小學展開。這些課程不僅涵蓋了福建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非遺文化,還通過教學與體驗相結合的方式,讓青少年在實踐中深刻體會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此次“閩韻非遺進校園”活動,是福建民俗博物館
近年來,溶江小學充分發揮湘西少數民族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創新“非遺進校園”內容和形式,將湘西苗鼓、土家擺手舞、苗畫等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引入校園,通過傳統非遺和現代教育有機結合,讓傳統文化在校園中“落地生根”。
這些漆扇不僅展示了青少年們的創意和才華,更成為了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次深刻體驗。漆畫扇的體驗不僅讓青少年們感受到中國傳統漆扇工藝的獨特魅力,在動手實踐中感受非遺文化的韻味,也提升了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街坊沉浸式體驗非遺廣繡文化魅力活動中,橋南街的居民群眾不僅僅能體驗一場非遺廣繡的魅力,更看到了梁雪珍對非遺廣繡文化傳承的執著和堅持。